楼市预期改善 “返乡置业”热度有所抬升******
机构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百强房企1月份销售金额同比下降超三成。业内人士表示,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,1月楼市表现不佳。在鼓励住房消费政策的驱动下,楼市预期出现改善,“返乡置业”热度有所抬升。
出现回暖势头
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,2023年1月,TOP100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31.7%,较去年同期降幅扩大8.6个百分点,较去年12月同比下降29.4%的降幅稍有扩大。
具体到企业,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3年1月,万科以250.2亿元权益销售额重回榜单第一,保利发展和碧桂园紧随其后。建发房产、越秀地产、华发股份新进十强队列,分别位列第八、九、十。
另据克而瑞发布的数据,2023年1月,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为3542.9亿元,同比降低32.5%,环比降幅达到48.6%。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,三四线城市“返乡置业”热度有所攀升。不过,春节期间房企推盘积极性不高,营销力度减弱。
从房价角度看,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1月份50个代表城市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.2%,自2021年8月以来首次环比止跌。在50个代表城市中,约六成城市二手房价格在1月份止跌,涉及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等重点城市群。
从各大城市成交情况看,受春节返乡、出游等因素影响,1月份,50个代表城市二手房整体成交量环比有所回落,但北京、廊坊、天津、重庆、郑州等地成交量较2022年12月有所提升,市场出现回暖势头。剔除春节假期时间段,50个代表城市1月份二手房日均成交量较2022年12月日均水平提高20%以上。
贝壳研究院认为,市场修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,一是购房者收入预期和消费动力有所恢复;二是在降首付、降利率等鼓励住房消费政策的持续驱动下,市场预期出现改善。
房企扎堆融资
近期,不少大型民营房企发布融资公告,有的房企单笔融资金额超过百亿元。
1月31日,碧桂园发布公告称,碧桂园地产集团获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接受储架式注册发行200亿元中期票据。碧桂园地产可在注册有效期内分期发行中期票据。
1月26日,碧桂园与中国民生银行香港分行签署融资协议,获最高达5000万美元等值的人民币定期贷款融资。
2月2日,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显示,美的置业150亿元中票、新城控股150亿元中票、万科337亿元中票、新希望五新实业集团10亿元中票及中国铁建房地产22亿元中票获得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接受注册。
另外,上市房企的股权融资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。荣盛发展近日公告称,中国证监会对公司提交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行政许可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,认为申请材料齐全,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。荣盛发展称,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尚需中国证监会核准后方可实施,能否获得核准尚存在不确定性。
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:聚焦突出问题 落实农村疫情防控责任******
为解决当前农村疫情防控缺医少药的突出问题、短板弱项和其他农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,落实五级书记抓农村疫情防控责任,1月10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印发《关于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调研督导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提出针对县(市)、乡镇(街道)、村的调研督导8项参考清单。
《通知》指出,各地要把调研督导作为推动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抓手,坚持问题导向,按照一级抓一级、一级督一级的要求,聚焦建立农村重点人群包人包户联系人制度等重点内容,开展调研督导。对调研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咬住不放,一抓到底,挂单督办,提高解决问题的实效。
《通知》强调,县级层面重在安排部署、把控需求,要及时部署,全面组织安排,确保农村患者有药用、有医治。乡镇层面重在统筹协调、调度指导,要督导乡村医疗机构对重点人群巡访、巡诊,建立协助转运转诊机制,做好统筹调度运输车辆和人员的准备。
村级层面重在实际操作、具体落实,要建立重点人群信息台账,落实包保机制,到户到人,动态掌握实时情况;要备足人员、车辆,帮助做好就医转诊;要做好疫情防控、合理用药、卫生习惯等常识的宣传;要安排专人对红白喜事等聚集性活动以及棋牌室、网吧等密闭场所,进行巡查指导,督促落实戴口罩、消毒、通风等防控措施;要对需要帮助的困难村民,安排专人落实饮食、医药、农事等帮扶措施。(光明网记者宋雅娟)